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审核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对我司相关环境信息进行公开:
一、企业名称: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法定人:邓旭衡
三、企业所在地: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拱宸路1号
四、情况说明:
我司主要产品涉及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系列中间体及青霉素系列中间体三类抗生素,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抗生素被列为新污染物。
废气治理方面,我司采用“负压密闭收集+预处理+分子筛吸附浓缩+高温氧化燃烧”技术,先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尾气统一收集,后经旋风分离、布袋除尘、酸碱两级喷淋洗涤、分子筛转轮吸附浓缩、高温氧化燃烧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进行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实现尾气深度净化处理。
废水处理方面,我司运用“减法排放”理论,对不同品质的废水先采用膜处理工艺进行预处理,继而采用国际一流的集成处理系统,即生化+ MVR(机械蒸发再压缩)/DT(特种膜)深度处理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废水排入外环境,既节约水资源,又削减了化学需氧量、氨氮、盐分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时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沼气,沼气作为清洁燃料进行重复利用,实现废物绿色循环利用。
固体废物方面,采用高温水解系统、喷雾干燥等无害化处置方式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菌渣进行处理,实现了菌渣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五、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置情况
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置情况汇总表(2024年)
序号 |
废物名称 |
废物代码 |
废物类别 |
产生量t |
处置量t |
来源及生产工序 |
处置方式 |
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 |
备注 |
1 |
废树脂 |
900-015-13 |
HW13 有机树脂类废物 |
234.06 |
委托处置: 19.68 自行处置: 214.38 |
生产过程中废弃的离子交换树脂 |
一部分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一部分依据环评批复要求配煤燃烧。 |
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废树脂的产生量。 |
1.在危险废物集中送往有资质的第三方处置前,将分类暂存在危险废物暂存库中; |
2 |
废涂料容器 |
900-252-12 |
HW12 染料、涂料废物 |
1.346 |
0.978 |
使用涂料进行刷涂料过程中产生的废涂料容器 |
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 |
日常加强栏杆、墙面、地面等部位的维护保养,减少涂料的喷刷次数及废涂料容器产生量。 |
|
3 |
废电池 |
900-052-31 |
HW31 含铅废物 |
2.134 |
0 |
各部门/车间使用电池后产生的废电池 |
注意电池保养,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减少废电池产生量。 |
||
4 |
废润滑油 |
900-249-08 |
HW08 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 |
25.683 |
27.68 |
动力车间、空压车间等各种机械润滑、维修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 |
加强设备日常巡检工作力度,做好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更换易损及老化部件,发现油质指标异常时立即处理,杜绝因监督不到位造成的油质劣化,在源头上减少废润滑油产生量;购买高品质润滑油,按照高质低用原则,增加润滑油在不同转机设备上的内部循环套用。 |
||
5 |
废润滑油桶 |
6.98 |
4.12 |
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及沾染矿物油的废弃包装物 |
|||||
6 |
废抗燃油 |
900-033-37 |
HW37有机磷化合物废物 |
0 |
0 |
热电事业部汽轮机控制系统 |
|||
7 |
废滤芯 |
900-041-49 |
HW49 其他废物 |
61.96 |
61.96 |
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 |
优化生产工艺,改善运行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和降低过滤过程单位产品的使用。 |
||
8 |
废滤布 |
32.10 |
32.10 |
||||||
9 |
实验室废液 |
900-047-49 |
HW49 其他废物 |
0.333 |
0.14 |
生产、环境检测活动中,实验室产生的废液 |
优化实验操作规程,精准试剂用量,从源头上控制和降低试剂的使用,减少实验室废液的产生。 |
||
10 |
废活性炭 |
276-004-02 |
HW02 医药废物 |
1223.879 |
1223.879 |
生产过程中废弃的吸附剂 |
依据环评批复要求进行自行处置。 |
工艺优化及解析,减少废活性炭产生量,产生的废活性炭送至动力车间配煤燃烧。 |
|
11 |
废活性炭包装袋 |
900-041-49 |
HW49 其他废物 |
4.505 |
4.505 |
盛装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过程中产生的废吸附剂的废包装袋 |
废活性炭转移过程中不拖拽,减少包装袋磨损,延长使用,减少废包装袋产生量;产生的废包装袋送至动力车间焚烧。 |
||
12 |
废活性炭(颗粒) |
900-039-49 |
8177.96 |
8177.96 |
VOCs 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 |
颗粒废活性炭经活性炭再生装置活化再生经检测满足其产品质量标准后,进行资源再利用,回用于工业有机废气治理。 |
|||
13 |
炭粉尘 |
900-039-49 |
3.661 |
3.661 |
活性炭再生过程中粉尘器收集的碳粉尘 |
工艺优化。 |
|||
14 |
废耐火材料及废渣 |
772-033-18 |
HW18焚烧处置残渣 |
0 |
0 |
活性炭再生工段 |
|||
15 |
菌丝渣 |
276-002-02 |
HW02 医药废物 |
233613.1 |
233613.1 |
发酵培养基残余物 |
优化生产工艺,改善运行管理,提升发酵水平,从源头上控制和降低发酵过程单位产品物料的使用,减少菌丝渣的排放;产生的菌丝渣经高温水解、高能电子束辐照、喷雾干燥处理系统无害化处理后,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于工业农作物定向种植,收获后作为川宁生物生产原料回用于生产系统,确保其不进入食物链,形成一个闭环、受控的循环经济体系。 |
企业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丁玉萍,0999-8077777转9171